谣言:领取了电子社保卡之后,原来的实体社保卡将不能使用。辟谣:很多人申领了电子社保卡后,担心实体社保...
根据菏泽人事考试网4月7日发布的《关于2023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》安排,2023...
“一周瘦5斤”“10天瘦10斤”……这样的减肥宣传总能抓住眼球,很多人也默认“体重降得越快,减肥效果越好”。但真相是,快速减重不仅不代表成功,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。
快速减重,减的可能不是脂肪
体重的构成包括脂肪、肌肉、水分、骨骼等,快速下降的体重里,脂肪往往只占很小一部分,更多是这两类成分:
- 水分流失:很多人通过极端节食(比如只吃水煮菜、断碳)或吃利尿剂类产品减重,短期内体重下降主要是身体水分流失,一旦恢复正常饮水,体重就会反弹。
- 肌肉消耗:当摄入热量远低于需求时,身体会分解肌肉来供能。肌肉减少会导致代谢率下降,让你变成“易胖体质”,后续更难瘦。
真正的减肥应该以“减少脂肪”为核心,而脂肪的分解需要时间——健康成人每周减少0.5-1公斤脂肪是比较合理的速度,这意味着体重下降速度不会太快。
快速减重的健康代价
追求“速瘦”的背后,可能伴随一系列问题:
- 代谢紊乱:身体长期处于“能量危机”状态,会自动降低基础代谢,导致后续即使吃很少也容易发胖。
- 身体机能受损:可能出现脱发、月经不调(女性)、贫血、免疫力下降等,严重时还会影响心脏功能。
- 心理问题:快速反弹会打击信心,甚至引发焦虑、暴饮暴食等情绪性饮食问题。
如何判断减肥是否“有效”?
别只盯着体重秤数字,这几个指标更重要:
- 体脂率:通过体脂秤或体测仪监测,体脂率下降说明脂肪在减少。
- 围度变化:腰围、腿围等变小,即使体重变化不大,也说明身材在变好。
- 身体状态:精力是否更充沛、运动能力是否提升,这些都是健康减肥的信号。
减肥的本质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,让身体更健康。与其追求“速瘦”的快感,不如接受“慢一点”的过程——每周稳步减0.5-1公斤,虽然看似缓慢,但脂肪减少更稳定,也更易长期坚持,这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减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