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要闻

当前位置:首页> 作品展示

【文章类】高考谣言:别让指尖转发变成“二次伤害”

发布时间:2025-09-24


作者:秦佳琦

 

“高考”与“谣言”两个词碰撞,刺痛的是千万家庭的神经,动摇的是社会对公平的信仰。每年高考季,网络空间都会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。从考前"高价购买绝密答案、聪明药"的诈骗陷阱,到考中“考生作弊家长用钱摆平”的摆拍视频,再到考后"提前查分、内部指标"的招生蛊惑,这些谣言如病毒般迅速在社交媒体扩散,而民众指尖不经意的转发,都在无形中助长其势,不仅扰乱考试秩序,更侵蚀着社会对高考公平的信任根基。

今年高考期间,“男子为赶高考超速行驶”"考生作弊家长用钱摆平"“山西长治高考现醉考女生”等谣言在社交平台疯传,博取了数万流量,最终都被证实为虚假信息,被警方依法查处。这种零容忍的态度彰显了公安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,任何以高考为道具的流量游戏,都将付出沉重代价。

一、焦虑的放大镜:谣言传播的社会心理透视

高考谣言反复滋生、屡禁不止,与多重社会因素交织密切。在社会利益驱动与焦虑收割的背景下,考生对成绩的担忧、家长对子女前途的焦虑,使其对“风险、捷径信息”过度敏感,抱有侥幸心理。这种投机让谣言有了可乘之机,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,借助“高考”这一自带高关注度的流量密码,精心编造各种虚假信息实施诈骗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AI技术正成为谣言升级的帮凶,例如今年山东出现的“AI监考监测到考生作弊”短信诈骗,以及山西长治“醉酒考生”摆拍视频引发的舆论风波,都暴露出谣言炮制者为博眼球、谋私利不惜践踏高考严肃性的丑恶嘴脸。另一方面,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。一旦某条涉考谣言获得初始关注,就会被精准推送给更多关注“高考”“教育”的用户。加之AI生成技术的出现,部分网民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,盲目跟风转发,进一步助长了谣言的声势。

二、文明的试金石:高考公平与网络生态的法律守护

高考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,不容任何形式的践踏与亵渎。高考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觑,它早已超越“虚假信息”的范畴,不仅直击考生与家庭的切身利益,干扰考试秩序,激化公众矛盾,浪费社会治理资源,更会侵蚀教育公信力、撕裂社会共识,动摇公众对制度公平的信仰。因此,打击高考谣言,不仅是维护考试秩序的必要举措,更是守护社会共识的重要防线。

高考谣言的法律治理,是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秩序的核心防线。从《刑法》到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从刑事追责到民事赔偿,我国已构建起多层次的法律体系,对造谣、传谣行为形成全方位威慑。从“泄题作弊”的谣言到“花钱改分”的骗局,这些虚假信息如同附骨之疽,在每年六月的考场上空盘旋。不法分子信誓旦旦地宣称能通过“特殊渠道”获取“高考真题”“绝密答案”,这不仅仅是被骗取钱财的问题,其贩卖涉密材料本身就触犯了法律,正如《刑法》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,非法出售试题、答案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,这为遏制谣言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后盾。

三、全民的保卫战: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多维防线

对抗高考谣言,从来不是某一个部门的“独角戏”,而是一场需要政府、平台、媒体、家庭乃至每个网民共同投身的“全民保卫战”,唯有以制度为基、技术为甲、理性为刃、共识为盾,才能筑起守护高考公平的铜墙铁壁。

政府部门作为这场保卫战的“指挥官”,必须以“快、准、狠”的姿态守住第一道防线。在重庆南岸区摆拍视频事件中,两名中年男子为吸引眼球,在足球场精心设计"家长花钱摆平考生作弊"的对话场景,骗取了数万播放量。好在相关部门反应迅速,从视频网传,到官方辟谣,再到对造谣者展开调查,仅用了极短时间,充分展现出打击网络谣言的决心与效率。面对谣言乱象,菏泽市也构建起"打击—防控—疏导"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,公安机关依托"智慧天眼"AI监测系统,实现了虚假信息的实时拦截。

对抗谣言的深层底气,来自社会对“高考公平”的集体守护。这种共识需要媒体引导、学校传递、家庭践行,最终化为每个网民的自觉行动。主流媒体需承担起信息审核主体责任,对查处的谣言案例进行深度拆解,让公众看清“摆拍视频如何剪辑”“AI伪造如何识别”。当专业信息足够通俗、足够密集,谣言自然难以扎根。网络谣言的根治,最终取决于公民素养的提升。当我们在社交媒体看到"高考状元""“绝密真题”等涉考信息时,不妨多一份冷静思考:这条消息是否有官方佐证?发布者是否有利益关联?多一份理性判断,少一次盲目转发,就是对高考公平的最好守护,别让指尖的冲动变成对他人、对社会的“二次伤害”。

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谣言的“终结者”,而非“传声筒”,高考这方净土才能真正安宁。正如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呼吁的:"让真相跑赢谣言,让理性驱散焦虑",这不仅是在守护千万考生的十年寒窗,更是在守护“奋斗者终有回报”的社会信仰。


菏泽市委网信办©版权所有 举报热线:0530-5310390    举报邮箱:hzswxfwzx@163.com
  • 菏泽网信
    菏泽网信
  • 菏泽网信微博
  • 菏泽网信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