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要闻

当前位置:首页> 作品展示

【文章类】从烽火台到热搜榜:辟谣的千年之战 与网络文明新篇

发布时间:2025-09-22


作者:刘子漩

 

周幽王点燃骊山烽火的那一刻,大概不会想到,这场为博美人一笑的闹剧,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谣言灾难。诸侯们披星戴月赶来勤王,却发现只是帝王家的一场游戏,当犬戎真的攻破镐京时,再高的烽火也唤不来信任——这便是谣言最可怕的破坏力:消耗公信力,瓦解秩序根基。

跨越千年,丹麦童话里的《皇帝的新装》上演着相似的戏码。虚荣的帝王、阿谀的群臣、沉默的百姓,共同编织出 看不见的华服这个谎言,直到孩童一句天真的实话划破虚伪的泡沫。这个故事里藏着辟谣的永恒命题:真相往往简单,却需要勇气去戳破。

从烽火台的狼烟到互联网的弹窗,谣言的传播载体变了,但本质从未改变。古人靠驿站传递讹误,如今一条不实信息能在0.1秒内传遍全球;过去三人成虎需要口耳相传的积累,现在标题党+Ai换脸能瞬间制造认知混乱。国内曾有吃碘盐防辐射的恐慌席卷超市,国外也有5G 基站传播病毒的闹剧引发纵火,这些现代版烽火戏诸侯,无一不在提醒我们:谣言面前,没人能置身事外。

网络文明建设,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,而是与每个网民息息相关的生存技能。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它意味着三重责任:

主动识谣的清醒:面对震惊体”“内幕文,多一份对信源的审视——是权威媒体的调查,还是匿名账号的猜测?就像古人会验证烽火的真实性,现代人更该学会用交叉验证”“溯源查证过滤杂音。

理性传谣的克制:转发前停三秒思考:这条信息是否经得起推敲?会不会给他人造成误导?《皇帝的新装》里的沉默者或许无辜,但网络时代的随手转发可能成为谣言的帮凶,克制的善意比盲目的热情更有价值。

勇敢辟谣的担当:当看到亲友群里的伪科学、评论区的带节奏,不必因怕得罪人而沉默。就像童话里说出真相的孩童,一句这个信息我查过,其实是这样的,就是在为网络空间注入理性的光。

更重要的是,网络文明建设需要共建共治的合力。平台要筑牢技术防线,用算法识别谣言、用标签提示风险;监管部门要亮出法律利剑,让造谣传谣者付出代价;而每个网民都是文明节点,你的一次举报、一句澄清、一个理性的点赞,都在编织抵御谣言的防护网。

从烽火台的灰烬里,我们读出了不信谣的古训;从童话的结局里,我们学会了敢辟谣的勇气。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更不该是谣言的乐园。让真相跑赢谎言,让理性战胜盲从,这既是对千年文明智慧的传承,更是我们留给数字时代的文明注脚毕竟,再华丽的谎言,也经不起较真者的追问;再喧嚣的谣言,终会在文明的阳光下消散。


菏泽市委网信办©版权所有 举报热线:0530-5310390    举报邮箱:hzswxfwzx@163.com
  • 菏泽网信
    菏泽网信
  • 菏泽网信微博
  • 菏泽网信微博